新闻中心news
12岁于子迪世锦赛三破个人最佳夺第四 接力摘铜创中国历史
北京时间7月18日凌晨,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2025年世界青少年游泳锦标赛落下帷幕,中国小将于子迪以惊艳表现震撼国际泳坛——这位刚满12岁的天才少年在男子100米、200米和400米自由泳三个单项全部刷新个人最好成绩,分别获得第四名、第四名和第五名,并在压轴的4×100米自由泳接力中与队友协力摘得铜牌,创造了中国选手在该赛事的历史最佳成绩。
初登国际赛场 三项目均创新高
于子迪的首秀从400米自由泳开始,面对平均年龄大他两岁的欧美选手,这位来自山东的少年在预赛中就游出3分51秒23的成绩,以总排名第六晋级决赛,当晚的决赛中,他进一步将成绩提升至3分50秒67,最终获得第五名,将个人最好成绩提高了近2秒。
"第一次参加世界大赛,出发前还是有些紧张,"于子迪赛后接受采访时表示,"但听到现场中国观众的加油声,我很快平静下来,专注于自己的节奏。"
接下来的100米自由泳比赛中,于子迪再创佳绩,预赛中以50秒12的成绩跻身半决赛,半决赛又将成绩提升至49秒89,成为中国首位在该年龄段突破50秒大关的选手,决赛中,他再接再厉,游出49秒77的个人最佳,距铜牌仅差0.13秒。
200米自由泳是于子迪最具竞争力的项目,他在预赛和半决赛中分别游出1分48秒45和1分47秒93,顺利晋级决赛,决赛场上,于子迪在前150米一直保持前三位置,最后50米虽被两名经验丰富的选手反超,但仍以1分47秒62的成绩刷新个人最佳,获得第四名。
压轴接力摘铜 创中国历史最佳
比赛最后一天举行的4×100米自由泳接力赛中,于子迪与三名中国队友默契配合,担任第二棒的他游出了49秒51的分段成绩,为中国队最终以3分19秒45的成绩获得铜牌立下汗马功劳,这是中国男子游泳队在该赛事接力项目上的首枚奖牌。
"当看到大屏幕上显示我们获得第三名时,我激动得跳了起来,"于子迪回忆道,"这是我们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,每个人都发挥出了最佳水平。"
中国队教练李航表示:"于子迪的表现超出了我们的预期,他不仅个人能力突出,在接力赛中也能顶住压力,展现出与年龄不符的心理素质,这次比赛积累的经验对他未来的发展非常宝贵。"
成长之路:从泳池启蒙到国际舞台
于子迪6岁开始学习游泳,很快就在同龄人中展现出过人天赋,8岁时,他进入市体校接受专业训练,两年后入选省队,2023年,11岁的他在全国青少年游泳锦标赛中一举夺得三枚金牌,开始引起国内泳坛关注。
"子迪对水的感觉特别好,训练非常刻苦,"他的启蒙教练王建军告诉记者,"他每天训练4-5小时,从不叫苦叫累,文化课成绩也保持得很好。"
于子迪的父母都是普通工薪阶层,最初只是希望游泳能增强孩子的体质,发现儿子的天赋后,他们全力支持其训练,但始终坚持"文化课和训练并重"的原则。
"我们告诉他,无论游得多好,学习都不能落下,"于子迪的父亲于海波说,"他很懂事,训练之余总是主动完成作业,这次出国比赛还带着课本。"
国际泳联专家:未来值得期待
国际泳联技术委员会成员、前奥运冠军迈克尔·约翰逊在观赛后评价道:"于子迪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,他的技术动作规范,水感极佳,更重要的是他在比赛中展现出的冷静和战术执行力,如果他能够保持现在的发展轨迹,未来值得期待。"
约翰逊同时提醒:"对于年轻选手,我们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成长空间,避免过早施加太大压力,全面发展比专项成绩更重要。"
科学训练与全面发展并重
中国游泳队青年组负责人张伟表示:"于子迪的成功不是偶然的,我们为他制定了科学的训练计划,注重基础技术打磨和体能训练,同时保证足够的文化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。"
"我们不会因为这次成绩出色就改变原有的培养计划,"张伟强调,"下一步仍然是打好基础,逐步提升能力,避免拔苗助长。"
于子迪自己也保持着清醒的头脑:"这次比赛让我看到了与世界顶尖选手的差距,特别是在比赛经验和后半程体能分配上,回去后我要继续努力训练,改进不足。"
回归校园 目标下一届世锦赛
比赛结束后,于子迪将立即返回国内,投入正常的学校学习和训练中,按照计划,他将参加8月中旬在青岛举行的全国青少年游泳锦标赛,随后进入新学期的学习。
"我的短期目标是明年的亚洲青少年锦标赛,希望能在主场取得好成绩,"于子迪说,"长远目标是参加下一届世锦赛,并争取更好的成绩。"
于子迪的出色表现引发国内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,许多体育评论员认为,这标志着中国游泳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成熟,未来可期,专家们也呼吁公众给予这位年轻小将更多的成长空间,让他能够健康地发展职业生涯。
于子迪的故事正在激励着中国无数热爱游泳的青少年,他的经历证明,通过科学训练、刻苦精神和全面发展,中国运动员完全可以在世界泳坛占据一席之地,中国游泳的未来,正因为有这样一批年轻而优秀的运动员而变得更加光明。